2)第631章奋发向上_拼搏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朗朗上口的广告语。

  “黄焖鸡米饭,等你来品尝!”

  娜塔莎问道:“吕冬公司的这个品牌开始做市场推广了?”

  黄娟看一眼广告牌,回答道:“好像截止到六月底,就有三十多店了,目前以自开店为主,有七八家加盟商了。”

  同坐在这一辆车上的,还有娜塔莎的父亲雷布罗夫。

  因为年轻时候学习过的关系,雷布罗夫多少能听懂一点中文,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才将女儿送来中国留学。

  在乌克兰,能送孩子来中国留学的家庭,多少有点底子。

  但最近这几年,雷布罗夫一家过的很难,乌克兰夹杂在欧洲与俄罗斯中间,处境不是很好,经济越发艰难起来。

  甚至有种声音,怀念起了苏联。

  雷布罗夫从上车开始,就一直看着窗外,宽敞笔直的马路,整齐规划的建筑,高低错落的楼宇,这座只是某一地区的城市,比起基辅最繁华的地方,一点也不差。

  渐渐的,路边的人多了,雷布罗夫能看得出来,这里的普通人,与乌克兰不一样。

  尤其车多以后,乘坐的车辆行驶速度慢下来,雷布罗夫看得更清楚,最大的不同不是外貌,而是精神状态。

  这里的人,有股奋发向上的气质。

  再就是没有一般乌克兰人身上那种惶恐颓废,没有那种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的不安。

  车子穿过一个十字路口,进了一个看上去非常普通的小区,小区里面很热闹,不少年龄大的人聚在一起,看起来特别悠闲,一点都不担心外界的环境。

  乌克兰前些年也能看到这样的普通社区,但最近几年局势越发紧张,连带着民间的氛围都变了。

  下车,上了一栋楼,雷布罗夫见到女儿在这边买的房子,面积非常大,光大型的卧室就有五个,听同行的那个中国女人说,好像有二百多。

  具体单位他不是很理解。

  但比起在基辅时,一家人挤在三个房间里,情况好多了。

  这几年,雷布罗夫一家能在基辅维持还算可以的生活,靠的也是女儿娜塔莎的资助。

  安顿下来,一家人对这个国家,对未来的生活环境,全都充满好奇。

  娜塔莎带着他们,从学府文苑出来,到处看看,还专门去了一趟温馨商贸和第一体育。

  前者的办公室,已经搬进了吕氏餐饮大厦,占据了第八层一整个楼层。

  半天时间转下来,雷布罗夫一家不仅没有因为时差精神萎靡,反而一个个兴致勃勃。

  在这里,他们想去哪就去哪,人们尽管好奇,却很友善,似乎无论去到任何地方,人身安全都有保障。

  这里的成年人,都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几乎看不到聚集的失业人口。

  整个社会大环境里面,就带着股种子破土而出的朝气。

  不像乌克兰暮气沉沉,仿佛将要枯死的老树一般。

  晚饭,娜塔莎带他们一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