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品相关(一)_猎杀鬼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甲午战争始末中日甲午战争以1894年7月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这场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它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甲午战争(日称日清战争),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为争夺朝鲜半岛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战争。主战场一在陆上,一在海上。

  陆上战役首先发生在朝鲜半岛,在占领平壤等地之后,日军继续向中国境内进攻,最后占领旅顺大连。

  海上战役,清朝北洋水师惨败,,日军乘机占领威海卫。

  《马关条约》,规定中方向日方割地辽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赔款,中国清政府因此背负沉重外债,国力日趋衰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而日本因获得巨额战争赔款,国力军力迅速强盛,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对外扩张之路期间,日本鬼子曾经制造了旅顺大屠杀,旅顺大屠杀是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寇于1894年11月1日攻陷旅顺,对城内进行了4天夜的屠杀、抢劫和*,遇难者超过万人,只有埋尸的6人幸免于难。遇难者葬于白玉山东麓的安葬岗,今称万忠墓。

  英国人艾伦的《龙旗翻卷之下》记载:“日本兵追逐逃难的百姓,用枪杆和刺刀对付所有的人;对跌倒的人更是凶狠地乱刺。在街上行走,脚下到处可踩着死尸。”“天黑了,屠杀还在继续进行着。枪声、呼喊声、尖叫声和呻吟声,到处回荡。街道上呈现出一幅可怕的景象:地上浸透了血水,遍地躺卧着肢体残缺的尸体;有些小胡同,简直被死尸堵住了。死者大都是城里人。”“日军用刺刀穿透妇女的胸膛,将不满两岁的幼儿串起来,故意地举向高空,让人观看”

  英国法学家胡兰德说:“其中有一个叫鲍绍武的人说:‘我们来参加收集尸体时,看到有的人坐在椅子上就被捅死了。更惨的是,有一家炕上,母亲身边围着四五个孩子,小的还在吃奶就被捅死了’”可见日本鬼子之惨无人道。

  就背景方面而言,两国国情正处于一升一降的关键时刻。

  日本方面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正交叉进行两次工业革命,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

  为此,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所谓“清国征讨策略”,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