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3章精细派朱大叔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哦?你这么有把握?”

  杨槱问道。

  不过在谭振华听来却有一种异样的感觉他觉得,在杨槱的这句反问中,欣慰的成份远远大于疑问。

  “老师,这几天在魔都,我仔仔细细研究了您和其他几位前辈专家与威廉先生的谈判记录以及包总提供的技术要求,从中我总结出了一些问题,也有了一些具体的想法,。”

  “说说看?”

  “从技术上来说,造包总要求的船,完全在我们华夏现有的技术能力许可范围之内,我们欠缺的,是对国际商船标准的了解以及在制造过程中,对各关键质量控制节点的管理。”

  “有道理,还有吗?”

  “还有,就是因为采用的标准单位的不同,导致了我们的工装与测量体系与包总要求的“劳氏船级社标准”有较大差异,这就造成了我们原先使用的很多工装夹具都不适用,与工人的工作习惯也不一致,而这些,都是带来质量不稳定的因素。”

  杨槱满脸微笑地点头道:“不错,不错,还有吗?”

  “是的,还有。”朱英福在谈到具体技术问题的时候,其严肃的神态与刚才与谭振华凑近乎套交情拉订单时的表现完全不同,“还有就是我们船厂的工人问题了嗯,不对,这恐怕不能全怪我们的工人,应该说是整个工艺流程的问题也许更合适一些,这与我们从苏俄承袭而来的工作习惯有极大的关系,从我这两年学习和参观得到的经验来看,西方的工业制造体系理念与苏俄的理念截然不同,不过就我个人的观点,显然,西方的理念更胜一筹。”

  杨槱脸上的笑意更浓,“看来这几年的书没有白读,来,跟老师说说,你刚才讲的这个理念不同到底是哪里不同?”

  “老师这是考校我了。”朱英福稍微顿了顿,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才道:“就我的感受,不同的地方非常多,不过说到根本的理念,恐怕差异最大的是两方对产品制造精度的态度了。”

  “这两方的态度不一样在哪里?”这回是看了半天师生对话的谭振华插了句嘴。

  朱英福若有深意地看了谭振华一眼道:“我听说小谭总现在在斯坦福就读电子专业,那么你应该也是有机会接触过西方的精密制造行业的,你有没有一种感觉,在他们的制造体系中,讲究尽可能的精密,以保证所有同型号零件的适装性和互换性也就是说,按照同一份图纸加工出来的零件,只要是合乎图纸标准的,那必然就是可以互换的。这么做,也许从单个零件的生产成本来看的时候,是相对较高的,但如果综合考虑全寿命使用成本及维护的便利性、通用性等方面的时候,使用这样的生产组织模式,反而可能是便宜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微微考虑了一下才又接着道:“我就举个和我们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