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25章宋文华的难题_重生之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文华还真遇到了一个难题。

  在宋文华和屠继达这两位老搭档的努力下,“歼七”这款性能并不算先进的苏俄“米格21”早期型号的仿制品战机,客户遍布亚、非、欧、美四大洲,除华夏本土以外,还有17个国家的空军装备了它。

  不过,客户虽然不少,真正采购数量比较大的,其实也就那么几家,排名首位的当然是巴铁,而第二名么,则毫无疑问是因为深陷战争之中而对武器弹药需求量极大的伊克拉。

  伊克拉购买“歼七”的过程颇具戏剧性,如果按照官方记载,华夏从未出售过一架“歼七”给伊克拉,但谁都知道,1981年华夏与约旦签署的那份80架“歼七”出口合同,最终的用户是谁;除此之外,“歼七”的首个付费海外用户,1980年从华夏采购了60架“歼七”的埃及,在获得了米国的军援、拿到了一批二手“f4”之后,也将这批战机转让给了伊克拉,同时转让的,还有当初从苏俄获得的一批正版“米格21”。

  粗粗算起来,伊克拉装备的“歼七”及“米格21”家族战机竟然超过了200架,这么大的保有量,肯定早就被宋文华当成了一块肥肉……

  前文说过,在讨论“超七”计划时,谭振华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方案,对老“歼七”或者“米格21”用户,采用的是“可选配升级套件包”的方式,提供进气道改装、分别适用于激波锥或者改下颌进气道后机头安装的两种尺寸天线的pd雷达、先进航空仪表的升级方式,而在“涡喷13”发动机完成了设计定型国家鉴定试车后,经批准,这款发动机也被列入了可以向国外用户提供升级服务的零配件名录,也因为换装新发动机带来的推力提升,自然而然地衍生出了改进“歼七”机体、增加外挂架的升级项目。

  毫无疑问,如果按照这个“可选配升级套件包”中最顶级套餐来升级“歼七”或者“米格21”,将使这款已经略显过时的老式战斗机初步具备超视距作战能力,其作战效能将比之升级前提升很大的一截,这对于在与伊波斯的战争中,空军一直处于被压制状态的伊克拉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要知道由于谭二这只小蝉蝉胡乱煽动翅膀,在本时空,波斯人的“f14”获得了充足的配件供应,不再需要大量的“器官捐献者”才能保持极低数量战机的战备值班,而经过了西京方面升级的主力机队“f4鬼怪”不但出勤率更高,且性能还有了大大的提升,这让伊克拉面临了对比上一个时空要大上了很多的空中压力。

  也因此,当蓉城方面向伊克拉提供了全新的战机升级方案之后,立刻就得到了其热烈的回应——他们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希望能升级至少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