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9章 正青春中尉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任命为副组长,以及主持接下来两天的自由讨论,王朝阳很清楚甄虎的想法,都是千年老狐狸,谁也别蒙谁!/p

  单从项目推进的方式来讲,王朝阳是同意甄虎的做法的。攻坚项目组要处理的不是常规项目,决不可墨守成规,要的就是发散思维。/p

  所以,王朝阳也很乐意以副组长的身份主持接下来两天的会议。/p

  至于来自组员的挑衅,王朝阳反倒看得很淡,甚至持鼓励态度。/p

  有些时候,对权威的挑战,也是一种发散思维的切入点。/p

  讨论正式开始后,没有人出声。王朝阳站在讲台上看得清楚,除了张苗苗,其他人都在观望正青春的态度。这位中尉军衔的博士生,拥有亮瞎眼球的履历,俨然已经成为其他人的马首是瞻者。/p

  王朝阳微微一笑道:“正青春同志,要不你先说?”/p

  正青春道:“我的想法还不成熟,老何,你先说!”/p

  坐在正青春前面的是一个三十二三岁的男子,叫何旭阳,同样来自国防科技学院。典型的八字眉,国字脸,个头很高,有些驼背,虽然只三十出头,但坐在那里给人老态龙钟的感觉……/p

  何旭阳尴尬一笑,起身道:“那好吧,我就说说我的想法,说的不好你们不要见笑,尤其是副组长同志,其实我的想法也很不成熟……”/p

  这人好磨叽!/p

  王朝阳催道:“直接说。”/p

  何旭阳又是腼腆一笑,道:“咱们的课题是摩擦参数的测定,这涉及到两种对象,一个是炮膛的膛线,另一个是榴弹炮,分析问题需要循序渐进,我就想摩擦参数与那些因素有关呢,表面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我建议先从两者的表面状态入手……”/p

  何旭阳用五分钟时间,阐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测定膛线和榴弹炮的表面状态,以便测定摩擦系数。/p

  王朝阳评价道:“想法不错,中规中矩。其他人继续。”/p

  第二个发言的叫陈永利,跟何旭阳的年龄相仿,个头不大,短发,眼睛锃亮,精神头非常足的样子。/p

  他说:“我觉得理论测试固然重要,但高仿真模拟也很重要。我建议动用后勤部资源,搞出一台样品火炮出来,用来测定参数。当然,这里面有一个难题,那就是高速发射炮弹的参数测定问题,这个我也想过,解决方案有两种。第一,减少榴弹炮的装药重量,只保留十分之一左右,这样离膛速度大幅降低,便于测量。第二,寻找渠道,从国外购买一些速度传感器。我曾经在军工杂志上看过,这玩意在西方国家已经不是秘密。”/p

  第三个发言的叫周荣海,同样来自军工研究所,应该是提前跟陈永利讨论过,他没有提出新的想法,而是延续陈永利的模拟测试思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