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章 战略性眼光_重工崛起198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年的春末,南阳市委的经济办公室都会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员是市里各行各业的企业家,在座谈会上会宣布一些政策上的计划以及未来一年的目标。/p

  在计划经济的末期时代,这类以政府为主导的座谈会广泛形势存在,被人们称为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p

  今年的座谈会发生一个奇怪的现象。/p

  一向被广受关注的机械制造业,往年排在前列的是长海农机和龙源重工,至于市里其他机械类企业因为体量不够大,都是坐在后排的散座上。/p

  而今年,跟长海农机和龙源重工并排坐在前排的,多了一个红星厂!/p

  王嵩穿着青色中山装,粗大的骨架把中山装撑得有些变形,胸口别着主席头像,坐在胡庆斌和赵立川的旁边,显得有些紧张。/p

  不过老厂长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老兵,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气氛。当人们好奇询问时,王嵩开始热情洋溢地介绍红星厂的发展现状。/p

  现在的红星厂,占地面积将近三百亩,员工数量超过两百,固定设备超过五十台,产品主要涵盖轴类、铸铁机箱以及齿轮。/p

  通过王嵩的介绍,许多厂商开始对红星厂感兴趣,纷纷主动跟王嵩攀谈,留下联系方式。这个时代,全国的发展都在提速,市场需求极大,而对于任何一个想抢占市场的主机厂或者整车厂,拥有稳定的零件供应商都是必要的前提。/p

  轴、铸铁机箱和齿轮,这三类零件是绝大多数系统的主要零件,一个厂子能涵盖这三类产品,是非常罕见的。/p

  “王厂长,能透露一下当初您是怎么选定这三类产品的吗?佩服佩服,简直太有战略眼光了!”人们忍不住发问。/p

  “在机械圈子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王嵩这样回答,其实心里窃喜。若不是这次被问道,他这个厂长都没意识到红星厂的业务范围拓展得这么有战略眼光。而他心里清楚,出来轴类零件,齿轮和铸造机箱都是王朝阳一手促成的,可见王朝阳才是最大的功臣。/p

  在王嵩和红星厂获得前所未有的关注度时,台下散座的几个人心里不是滋味。/p

  这几个人正是潘大庆、廖志勇、孙宝权和高军。/p

  曾几何时,这几位跟王嵩属于难兄难弟,都是南阳市不入流的小企业。而现在王嵩和长海农机胡庆斌和龙源重工赵立川这种级别的人物并排落座,潘大庆等人心里能好受才怪。/p

  曾经一起喝酒打屁,现在人家红星厂发展成一批黑马,潘大庆坐在台下能做的只有暗暗咬牙。/p

  “瞧他那神气的样子,我打赌他风光不了多久……哎我说哥三个,你们也说两句啊!”潘大庆对于其他三个兄弟的反应非常不满意,这都什么时候了,咋还能跟着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