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七章 赵构绍宋有手段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在乱世之中中脱颖而出者,都不是易与之辈。

  而能在一年时间内,由毫不起眼的九皇子变成承载大宋社稷之“天命之人”,赵构这样的奇迹几乎不可复制。

  他的成功有迹可循,并非全靠虚无缥缈的运气。

  单凭其人在江陵府仓促登基之后,接连施展的聚人心、稳地方、分朝臣组合拳,就充分展现了其魄力、心机和手段。

  赵构这段时间的表现,已经远胜其祖父神宗、其父道君和其兄长渊圣等人,如果将其放在后三者所处的时间段——

  可惜,历史不能假设。

  现在的天下大势乃是大同灭宋,大宋刚刚重生,就面临着随时都会再次覆亡的恶劣环境。

  但另一方面,也正是不团结起来就没法生存的极大压力,才让各怀心思的残宋势力勉强凑合在一起,重建了大宋。

  实际上,新宋虽然危机四伏,却还有喘息的机会。

  京西南、北路和淮南东、西路四路的同军急速扩张后,已经吃撑,正在集中精力剿匪、清田,逐步恢复正常社会秩序。

  从大同以往的扩张规律看,其短期内再次扩张的欲望应该不会太强。

  只要宋军没有不自量力真的“迎二圣,复故土”,在以上战区,近期就不会与同军有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甚至,在局部战场上,同宋两军还能暂时维持虚假的均势。

  但京西南路的战略要地襄阳被同军掌控,以及两淮尽失,使得弱势的新宋即便与大同帝国有长江天堑阻隔,仍处于极度不利的战略被动局面。

  就算赵构将行在由江陵府迁到更南面的潭州,可只要改变不了宋军遇同即溃的颓势,前线和后方就没有太大的差别。

  而大同早在七年前便在明州打下楔子,此番又借着大宋灭亡前后的混乱大肆扩张全取两浙路,更是连新宋政权出海逃跑的后路都给堵得死死的。

  不奋进,必会死!

  可以预见,大同帝国一旦消化了上述地区,必然会发动新的大战。

  新宋政权若不能在此之前完成力量整合,别说中兴了,能不能挡住大同的下一波攻势都是两说。

  就算抛开对同战略上的全面被动不谈,勉强凑合在一起的新宋内部也是矛盾重重。

  趁着大同灭宋之机,出兵攻陷秦凤路西安州和怀德军的夏人并没有停止扩张。

  最近,夏军还增加了兵力,东南攻打秦凤路镇戎军,西北则频繁袭扰熙河兰廓路西宁州,似是打定主意要重新夺回这些年失去的战略要地。

  面对同夏两国左右夹击的形势,陕西诸路纵有强兵,也只能步步退缩。

  尤其是永兴军路,三面临敌,处处都得布防,处处都可能防不住。

  而朝廷南渡之后,原本用于养活陕西诸路兵马的巨量钱粮也无从维持。

  这种情况若不能尽快改变,作为大宋国之柱石的西军迟早会崩。

  实际上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