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六章 徐泽来啦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梁师成被皇帝赶出城后,就有臣子和内侍抓住时机向皇帝进言,争相弹劾太尉之过,请求天子诛杀此獠以振民心。

  赵桓之前留着陈东所列“六贼”之一的梁师成没有处置,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后者一直缠住其人,让他没有机会明辨忠奸下诏除贼。

  而是相对于其他“六贼”,梁师成这人作恶极少,反而广结善缘。

  尚在潜邸的赵桓就曾多次受其援护,梁师成不仅暗中阻止过觊觎大位的郓王赵楷,还在皇太子拒绝登基诸臣措手无策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赵桓如今刚刚登基,急需邀买人心,以巩固自己的帝位,不可妄杀臣子。

  而梁师成不管有没有作大恶,是否真该被列入“六贼”,首先都是对赵桓有援护之恩的臣子。

  皇帝登基之初就下狠手处置对自己有恩的臣子,能不能振奋民心不知道,但肯定会大损天子的名声,给人留下赵桓薄情寡恩的坏印象。

  而且,大宋制度在此,宦官权势再重也只有依附于皇权时才有些许威风。

  没有皇权支持又不掌实际兵权的宦官,屁都不算。

  道君仓促跑路后,梁师成便没了靠山,已经掀不起什么浪来,杀与不杀其人对赵桓来说都没有多大的影响了。

  实际上,道君在位时,梁师成虽然权势极重,能够与蔡京、童贯二人并称,但在仕林中的名声绝对算不上坏。

  真正坏掉梁师成名声的,是代表京师“民意”的太学生陈东上书。

  “六贼”的坏名声经陈东上书后,迅速在民间流传开来,但在朝堂之上,基本没人附和这个说法。

  赵桓又不是啥都没见识过的傻子,基本的鉴别力还是有的。

  其人虽然没有亲眼见过接连两次给自己上书的陈东,但后者字里行间极尽挑唆之能,一再离间自己父子关系的意图却瞒不过事后冷静下来的赵桓。

  大宋新君确实年轻也很叛逆,一直希望通过各种手段证明自己比老爹强。

  可毕竟血脉相连,自家的事让一个啥也不是的外人一再拱火,换成任何人回过味来也会非常不爽。

  你说梁师成是“六贼”他就是?

  你说要杀这些人,朕就必须杀?

  到底朕是皇帝,还是你是?!

  赵桓的逆反心理本就较重,一旦认准了陈东居心叵测,反而越发不想杀掉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威胁的梁师成。

  怎奈梁太尉权势煊赫时积德太多,宫廷内外和朝野之间很多人曾受过其人的照拂。

  如今换了皇帝,梁师成失势却不死,叫哪些曾经跪舔其人的人如何能够安心?

  由是,梁太尉出城仅仅一晚加小半日的时间,就有大臣、内侍、太学生、布衣等各色人等十余人通过各种渠道向皇帝反映其人的罪过。

  其中,便有太学生陈东的第三次上书。

  “臣于去年冬尝与诸生伏阙上书论‘六贼’之罪,又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