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九章 就是要贴上来打脸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同燕京城,战部作战室。

  战部尚书吴用正率领一众属僚,向正乾皇帝推演金辽之战。

  “……,综上所述,战部的结论是金国与残辽势力的正面大战已经结束,最迟两个月以内金人就能稳定西京道,金国应该在考虑下一步的作战方向了。”

  金国再次启动灭辽之战后,大同便严守边境,自始至终都没有给金国找麻烦,仿佛闷头种田忘了境外纷争一般。

  可实际上,正乾皇帝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金辽之战。

  金国一方,完颜阿骨打为避免徐泽借口信息缺失而干预金辽之战,也主动向大同提供了战争的最新进展。

  包括青冢之战的始末、辽帝西狩夏国、金军拿下丰、德、云内、东胜、朔、武、天德等军州的情况,金国都及时通报给了盟友。

  是以,吴用的战情推演便多了不少“干货”,分析更加具体。

  “臣认为,金人灭掉辽国之后,下步最有可能的用兵方向有两个。”

  在正乾皇帝的影响下,大同高阶文武基本都能正视金国,对这个只有不断扩展才能统合内部力量的战争怪兽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其一,守南扫北。

  金国的根基在东京道,其立国以来,走的也是迁徙诸路人口至金源内地以加强根基的路子。

  但在辽西走廊、辽东南、高丽和燕云大半为我朝掌控的情况下,金国空有中京道和西京道大片土地,实际却没有真正的战略纵深。

  日后,金同两国一旦发生冲突,我朝大军就可借海陆两道,从东、西、南三面直接攻入辽阳府,然后长驱直入进抵会宁。

  金国若不能在上京道建立稳固的统治并取得更多的土地,便会处处受制,陷入与我国翻脸都不能的窘迫境地。

  因而,臣认为守南而扫北,拓展战略纵深改变其被动局面,便是金国当前形势下最有可能的突破方向。”

  看着侃侃而谈的吴用,徐泽颇为欣慰。

  经过多年的敲打和培养,这个算尽人心的阴险谋士是彻底脱胎换骨了,完全看不出当初的模样。

  现在的吴用不仅举止有了大国重臣的稳重,而且谋事多过谋人,行事也颇为大气。

  战部在他的带领下井井有条,越来越正规,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本级职责,还为同军各部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参谋人才。

  “接着讲。”

  每个人都有无论如何变化也难改变的一些特征,如同吴用早就不摇扇子了,但每次军议讲完话便看徐泽脸色的小毛病却始终改不了。

  “其二,稳北击西。

  北地苦寒,出产有限,地广人稀,大军远征千里收不到万人数千畜,掠地所得经常不及出兵所费。

  因而,就算是为了稳步开拓北疆,金国也需要数个稳定的粮食产地,以供其征战。

  除了东京道辽阳府,金国当前最重要产粮区在云中盆地,为了征服倒塌岭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