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四章 提前结束大战的机会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萧干仿佛看傻子般地望着耶律大石,嗤笑道:

  “绕道?从哪里绕?就算他们真能绕到燕京城下,又有什么用?”

  三日前,刘舜仁向徐泽建议大军从南线渡河吸引辽军大队人马,再以精锐取良乡,潜渡桑干河,最后偷取燕京城的战术,是有一定的操作性的。

  但耶律大石迷迷糊糊中口不择言,将这个战术反过来,北线对峙,南线偷城,那就是异想天开了。

  其实,同军无论是从南线连渡三条河,再出现在东线偷取燕京,还是以水军从海上运人直接登陆,理论上讲都是可行的。

  但要想做到悄无声息偷下燕京城,却是万万做不到。

  要是派的人多了,根本不可能隐藏行踪,很早就会被各县驻军发现,并及时传回警报,守在河边的辽军撤回燕京再从容应对就是。

  若是派的人少了,就算能一路悄无声息地绕过武清县,也会在近漷阴县附近就被阻截。

  哪怕他们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燕京城下,也没什么用,辽军之前的布置也会让这种战术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

  燕京城中虽然只留了两千人马守城,但八面城门已经封了六面,只留了西面两个城门,守军应对危局的压力实际上并不大。

  若遇到紧急情况,城中甚至不用派出信使,只需要关闭城门燃起烽火就行。

  两地相隔仅四十里,只需要在中间接力一次烟火,玉河县这边的大军就能看到信号,并马上赶回去杀敌。

  耶律大石也迅即反应过来,明白是自己魔怔了,但其人却不想再萧干面前显现自己的愚蠢。

  “徐泽诡计多端,多留一个心眼总是应该的。”

  萧干早就看出了耶律大石这段时间精神状态不太对劲,但这一仗还需要对方通力配合,也就没再揪着这事不放。

  “这是自然,我这就派人回去,将这边的情况汇报给陛下,你放心,不会有事的。”

  萧干嘴上安慰着耶律大石“放心”,但他自己都不放心。

  其人打老了仗,自然明白打胜仗的前提是要知己知彼。

  辽军人数虽多,但包括他自己手中的部族军在内,基本上都是临时拼凑的杂牌军。

  靠这些人攻坚是没办法的,也就能凭借血勇冲击敌军正混乱的半渡军队,但敌人真是要在这里渡河么?

  同军的行动太蹊跷了,让他不得不怀疑徐泽的真实动机。

  若是同舟社能将他们水军那种可以“喷火操雷”的大船开到桑干河上游,那在哪里渡河都不是什么问题。

  可凭着这些临时捆扎的木筏和小船,就想在本方数万大军的眼皮子底下把数万大军送过河,开什么玩笑?

  吃不准敌人的战术意图,萧干回到自己营中后,又派出去整整十波斥候监控同军动向,生怕敌人连夜利用本方的防御间隙偷渡桑干河。

  当晚无话,敌军并没有偷偷过河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