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八章 新兵训练规范化_水浒新秩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完民生和经济问题,接下来就是战备了。

  徐泽对第一次列席会议的孟康吩咐道:“孟大匠,这段时间船厂要逐步减少非同舟社的造船订单,好的大木料暂时先存着,留给日后我们造新型战船。”

  孟康去年底就已经受了徐泽的感召,秘密加入了同舟社。

  朝廷派来之罘湾船厂的勾当只是一个九品小官,根本招架不住徐泽的软硬兼施,早就缴械投降,不理庶务了,船厂实际由孟康说了算。

  孟康问:“造几艘?”

  “先造两艘,做训练船吧,待水营反馈意见后再逐步改进船型。”

  “明白!”

  二人讨论的新型战船,其实就是准备搭载火炮的战舰。

  水师已有的战船基本都是按照冲撞、射箭、跳帮之类的传统接触战战术思想设计的,和以火炮远程摧毁的“不接触”战术完全不一样。

  战术理念不同,船型的差距自然就很大,操作技巧就会有明显的差异。

  是以,尽管火炮还在试验,并未定型量产。

  但徐泽仍决定把先船造出来,交水营试航和训练,在期使用中逐步完善船型,并积累水营的经验。

  只有提前准备妥当,等日后火炮量产后,水师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处理完战船的事,徐泽又问张大嫂:“被服坊有没有什么困难?”

  被服坊负责人本是梁山的巧手小娘子黄小芸,其人大前年就和水营的熊蒙定了亲。

  随后,熊蒙去了海东,因为一直没安定下来,婚事拖了两年多。

  直到毗舍耶灭国后,熊蒙带船护送史进、李逵等人北上,才在登州待了一段时日。

  徐泽特意抽空给二人举办了婚礼,并未熊蒙取了表字“不昧”。

  婚后,黄小芸便随熊蒙了海东郡。

  张大嫂是手工坊的总负责人,暂时便兼顾了这块的业务。

  张大嫂道:“没困难,只是饰品的编织麻烦点,一开始手法都不怎么熟才费时,现在已经快多了,这个月可以交付。”

  “好!”

  拿下辽国苏州以后,在整编辽籍军队的同时,针对士兵识字率太低,语言沟通有困难等问题,徐泽想了不少办法。

  除了大力扫盲,鼓励读书识汉字说汉语外,他还想到了改进军服体系。

  招兵可不是把人招到军营训练就完了,军械、被服、生活用品、配套设施都要有。

  没上上战场前,军械不足的问题,还可以将就凑合。

  军服却是不能将就的,但部队扩编太快,军服一时也难以供应。

  从无到有的乙种营军士服装就没有统一,五花八门的,很不利于培养军士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即便是朝廷配套发放军服的甲种营,服装的实用性上,也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大宋禁军军服花样虽多,但总体上讲,只是多了窄袖、收腰、紧裤腿等设计,其余方面和民用服装的差异不是

  请收藏:https://m.bqgpp.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